1.如何选择铝合金走线架?
(1)一、明确应用场景与环境适配性
1. 室内与室外环境
– 室内机房:优先选择铝合金走线架,因其轻质(密度仅为钢材的1/3)、耐氧化且表面处理多样(如喷塑、阳极氧化),适合机房、数据中心等对美观和灵活性要求高的场景。
– 室外或高腐蚀环境:若需更高防腐性能,可选用表面经氟碳喷涂或阳极氧化处理的铝合金走线架,以应对盐雾、酸碱等恶劣条件。
2. 特殊需求场景
– 强电与弱电分离:需确保强弱电线缆间距(垂直≥300mm,水平≥150mm),避免干扰。
– 多层布线:支持单层、双层或多层组合设计,适用于线缆密度高的场景。
(2)二、承重能力与结构设计
1. 承重标准
– 铝合金走线架每米平均承重可达300kg以上,部分加强型设计可突破500kg,需根据线缆类型(如电力电缆、光纤)和数量选择。
– 对于大跨距场景(如超过3米),需增加吊架密度(如每1.5米一套)或选择加强型横档(如DXDX系列)。
2. 型材组合选择
– 中小机房:推荐LBG、LD系列(边梁L型材+横档D型材),成本较低且满足常规承重。
– 大中机房:选用DXB、KXKX系列(边梁+横档均采用高强型材),承重能力更强,适合高密度布线。
– 特殊需求:50D系列适合半封闭走线槽道设计[^3]。
(3)三、规格参数与尺寸适配
1. 宽度与长度
– 宽度范围:200mm-1000mm,机房常用400mm-600mm,需根据线缆数量和直径选择。
– 标准长度:3000mm,可定制化截取,减少拼接节点。
2. 横档间隔与填充率
– 横档间隔通常为250mm-400mm,需结合线缆直径调整,避免过度下垂。
– 线缆填充率建议≤70%(控制电缆)或≤50%(电力电缆),并预留10%-25%扩容空间。
(4)四、安装方式与配件匹配
1. 安装方案选择
– 吊顶安装:需配置几字型吊挂件和膨胀螺栓,吊架间隔1.5米-2米,局部高荷载区域需加密。
– 机柜顶部安装:适用于无法吊顶的场景,支架高度需高于机柜顶150mm-200mm,确保线缆空间。
– 地面支撑:静电地板下安装时需开孔固定,适合室外基站或无吊顶机房。
2. 关键配件
– 连接件:双孔直角连接件用于边梁与横档固定,四孔直连接件用于水平延伸。
– 吊挂支撑:Z型吊挂件可灵活调节高度,适用于复杂空间。
(5)五、材质与表面处理工艺
1. 铝合金优势
– 轻质高强:密度低但强度高,减少建筑荷载(如某案例降低42%承重),安装效率提升60%。
– 耐腐蚀性:氧化铝保护层可抵御pH3-9的腐蚀,特殊工艺(如C5级氟碳喷涂)寿命可达20年。
2. 表面处理
– 常规环境:阳极氧化或喷塑处理,兼顾美观与防锈。
– 极端环境:热镀锌或氟碳喷涂,增强防腐性能。
(6)六、供应商与成本优化
1. 定制化服务
– 优先选择支持定制宽度、长度及型材组合的供应商(如新尚品科技),减少非标件成本。
2. 成本控制
– 标准化规格(如3000mm长度)可降低加工与运输费用。
– 根据预算选择型材组合,如中小机房可选经济型LD系列,大机房选高性能DXB系列。
(7)七、维护与扩展性
1. 开放结构优势
– 开放式设计便于线缆检修与扩容,支持在线新增线缆(效率较传统桥架提升4倍)。
– 散热性能优异,铝合金导热系数高(201W/m·K),可降低线缆温升22%,减少空调能耗。
2. 长期维护
– 定期检查连接件松动情况,清洁表面灰尘,必要时补涂防腐涂层。
2.总结
选择铝合金走线架需综合评估环境适配性、承重需求、安装方式、成本预算四大核心要素,并优先选择支持定制化服务的供应商。具体选型时,建议结合设计图纸、现场勘测及供应商技术参数验证,确保满足工程全生命周期需求。